鲁网7月21日讯当太空泥在指尖揉捻成胖乎乎的蚕宝宝,当纸箱与彩纸搭建成充满童趣的 “蚕房”,当国漫《京剧猫》里的角色从画纸跃然成会动的纸片人……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四年级二班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手工课堂便成了梦想绽放的舞台。近日,学校李妍副校长与班主任王艺老师走进学生家中,一同见证这份用创意与热爱编织的童真世界。
“您看这只蚕宝宝,我特意给它捏了波浪形的身体,好像正在爬呢!在学生刘窈伊的手中,太空泥变成了一只只惟妙惟肖的蚕宝宝。旁边用纸箱改造的 “蚕宝之家” 更是细节满满 —— 桑叶铺成的 “小床” 柔软舒适,用硬纸壳给蚕宝宝搭建了五层茧房,还有很多的细节都在制作中,让我们期待孩子们的成品吧!
“孩子们从观察真实的蚕宝宝开始,记录它们的生长轨迹,再用太空泥还原形态,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培养了观察力与责任心。” 李妍校长笑着说。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自从参与成长共同体的手工活动,孩子们减少了看电子产品的时间,课余时间都用来研究如何让作品更生动。
国漫角色 “活” 起来,创意迸发新火花
如果说蚕宝宝系列充满自然之趣,那么《京剧猫》纸片人则洋溢着国漫与传统艺术的碰撞之美。在学生肖旻佳的房间里,墙上贴满了她手绘的京剧猫角色:穿着戏服的白糖眼神灵动,手持长枪的武崧威风凛凛。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纸片人通过背后的小机关实现了 “活动自如”—— 白糖能做出拱手的动作;武崧的长枪还能上下挥舞。
“我是《京剧猫》的忠实粉丝,特别喜欢里面‘韵力’与京剧元素的结合。” 焦歆阅边说边演示,“现在我还能自己设计新动作呢!”
家校共筑成长桥,温情互动暖童心
“手工制作不是简单的‘完成任务’,而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合作、表达与创造。” 李妍校长在参观过程中深有感触。她仔细倾听孩子们的创作思路,与家长交流孩子在活动中的成长变化。
班主任王艺老师则全程用镜头记录下珍贵瞬间:有孩子为校长讲解作品时的认真模样,有家长看着孩子成果时的欣慰笑容,更有师生合作完善纸片人机关时的默契互动。“成长共同体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家长、老师成为彼此成长的见证者。” 王老师说。
更让人暖心的是,李校长特意为每个孩子准备了小本子作为礼物,递到孩子们手中时,还温柔叮嘱:“暑假里要和小伙伴们继续在成长共同体里动手实践,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又有意义呀!”
从泥土捏塑的自然之美,到纸片演绎的国漫风采,四年级二班成长共同体的手工活动不仅是一次创意实践,更是一场关于热爱与成长的温暖对话。当梦想在指尖发芽,当教育在互动中升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小小的手工作品里,正孕育着大大的未来。(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张佳伟
股市配资合法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