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千万不要停留在大脑理解层次的自嗨,这样时间长了会增加很多的妄念。
读懂经典的关键在于:以文入境,再以境悟文。
什么意思?
比如《道德经》中说: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翻译:不正是因为没有私心吗?所以反而能成就他自己。
当我们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在实际生活中按照这句话去做到,当你真正的做一件事没有私心,反而自己收获了很多。有了这种实际的体感之后,你再读这句话,你会渐渐地有了一种感觉,达到了一种状态、频率,这时候你再去读《道德经》其他的内容,你会发现,你更容易理解了。
《金刚经》也是如此,比如《金刚经》中说: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在实际生活中去践行这句话,不着相,然后得到反馈,有了体感。
你再去读这句话,渐渐的到达那个状态、频率后,你再读《金刚经》的其他内容,你会发现,你更容易理解了。
这是因为当你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应用的经典里面的智慧,并且如实地做到了,你就会在意言行中得到统一,在这样的状态、频率下去理解这部经典的其他内容就容易了,主要是同频了。
体感的反馈会让你更见相信,会帮助你更好的同频道经典的频率,在这个频率下理解其他部分就会容易很多。
当你把经典里面的内容做到的越多,体感就越多,你就越能同频地理解整体的内容。
先同频,再理解,不失真。
能把这个方法用起来的人,会发现很多惊喜!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市配资合法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