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急了?这个国家最新对华表态,中方不再忍耐,凌厉三招反制
中国外交部长刚刚完成对法国的正式访问不到两天时间。
欧盟方面迅速做出两项重大政策调整:一方面紧急叫停了原定于7月下旬举行的中欧经贸高级别磋商会议。
与此同时,欧盟还出台了新的政府采购限制措施,明确规定中国医疗设备企业不得参与金额超过500万欧元的公开招标项目。
根据最新统计,2024年前五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量已经突破8473亿欧元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制造、医疗设备、光伏组件三大领域合计贡献了双边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二。
欧盟此次突然升级贸易限制措施,其政策矛头明显指向了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第一招
欧盟近期出台的贸易新规引发广泛关注:自7月9日开始,中国企业在参与欧盟成员国医疗设备政府采购时,若合同金额超过500万欧元将直接被排除在外。
这项政策显然瞄准了中国医疗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业务板块,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医疗器械产品总价值已突破580亿欧元,其中呼吸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等高端设备占据欧盟市场三成以上的份额。
面对欧盟的贸易限制措施,中国迅速作出对等回应:从7月6日起,国内所有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项目,将不再考虑欧盟企业的投标资格。
市场对此反应剧烈,德国医疗巨头西门子股价在消息公布当日大幅下挫7%,而法国施耐德集团医疗事业部则连夜召开高层会议研究对策。
第二招
7月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重要公告:将对镓、锗这两种战略性稀土资源实施严格的出口配额管理制度,2025年度首批出口许可证仅核发200吨,较2024年同期配额缩减达40%。
这一决定立即在欧盟引发强烈震动,因为这两种稀有金属正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太阳能光伏板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欧盟委员会快速评估后警告称,如果中国完全停止供应,德国汽车制造商的装配线很可能在90天内陷入停工状态。
值得玩味的是,欧盟刚刚在6月表决通过了组建"稀土产业联盟"的提案,拟投入50亿欧元建设本土精炼设施。然而德国经济部长在议会质询时承认:"从建厂到实现量产,我们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第三招
中国商务部7月7日针对欧盟电动车关税政策作出精准反击,宣布对欧盟产白兰地实施34.9%的反制关税,同时将不锈钢餐具的进口税率从12%大幅上调至43%。这一举措直击欧盟在华核心利益领域。
最新贸易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双边贸易呈现明显不对等态势:中国向欧盟出口电动车总额高达180亿欧元,而欧盟白兰地对华出口额仅为110亿欧元。从贸易规模来看,欧盟在此轮关税较量中明显处于下风。
法国干邑地区酒业协会在政策公布后立即组织大规模示威活动,协会主席愤怒表示:"新增关税将使每瓶干邑成本增加30元人民币,这直接威胁到当地2000多个工作岗位的存续。"
德法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最新销售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工厂7月首周交付量较上月骤降38%,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也不得不削减15%的产能。
德国大众集团7月上半月在华销量同比暴跌42%,这一惊人跌幅迫使集团CEO奥博穆紧急飞赴北京,公开表态愿意就电动车关税问题重启谈判。
欧盟内部裂痕持续扩大。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发声:"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将导致欧盟丧失25万个就业机会。"而法国工业部长费拉奇则坚持强硬立场,声称必须让中国承担"应有的代价"。
中欧军事装备竞争同样激烈。法国媒体近日爆料称中国驻外武官干预阵风战机海外销售,引发舆论哗然。
中国国防部随即公布详实数据予以回应:歼-10CE战机搭载的先进雷达系统探测范围超出阵风战机15公里,配备的霹雳-15导弹射程优势更达40公里。
实战记录更具说服力。在2024年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驾驶的歼-10CE战机取得对印度阵风战机的压倒性胜利,创下2:0的完美战绩。
贸易困局持续恶化。受中美关税战拖累,2025年上半年欧洲主要港口的货物积压量同比激增68%,物流危机日益严峻。
鹿特丹港务局CEO马塞尔透露:"目前日均滞留集装箱超过2000个,仅滞港费一项每天就要损失150万欧元。"
美国特朗普政府7月9日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的决定,令欧洲企业雪上加霜。欧洲商会代表痛心表示:"我们正沦为中美博弈的最大牺牲品。"
欧洲联盟内部矛盾正日益显现。
7月9日举行的欧盟27国贸易部长紧急会议最终以激烈争执收场。匈牙利代表在会上愤然将文件摔在桌上,强硬表态:"如果要对华实施制裁,必须考虑我国2500家比亚迪特许经销商的强烈反对!"
最新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已在匈牙利电动汽车市场占据37%的份额,创造了超过1.2万个本地就业岗位。波兰、捷克等中东欧成员国纷纷响应:"我们绝不会为了迎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而损害本国经济发展。"
面对成员国集体反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情绪激动地警告:"这关系到欧盟的整体凝聚力!任何不遵守共同政策的成员国都将受到严厉处罚!"
在稀土产业领域,中国已建立起无可撼动的全球主导地位。欧盟试图构建独立稀土供应链的构想已基本落空,中国不仅掌控着全球80%的稀土精炼产能,更在永磁材料、电子元器件等高端应用领域占据90%的市场份额。
德国汽车制造业最新评估报告指出,一旦中国对欧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德国电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将飙升1.2万欧元/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国政府已批准12家日本企业的稀土进口申请,却迟迟未对欧盟企业开放许可通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直言:"中国正在通过稀土出口政策实施精确的产业制衡。"
#图文打卡计划#
股市配资合法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