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21日讯为积极响应济南高新区 “伙伴 +” 共同体活动,搭建更广阔的育人平台,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西校区二年级3班共同体孩子们踏上了尼山圣境研学之旅。当千年儒风遇见童真笑脸,当传统礼仪碰撞现代科技,一场属于孩子们的特殊成长礼,在尼山圣境徐徐展开。这一天,我们与至圣先师隔空对话,在文化长河中掬一捧智慧清泉,在光影交织里感受时代脉搏 —— 每一个瞬间,都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闪闪发亮的星。
午后阳光透过古柏,在青砖上投下斑驳光影。孩子们肃穆立于孔子像前,“开笔礼” 拉开帷幕。行正衣冠、拜师礼,“击鼓明智” 环节中,孩子们握拳击鼓三声:一声立志向学,二声勤勉求知,三声通达明理。鼓声震落露珠,也叩响了他们对知识的向往。
当老师用朱砂在孩子们眉心点下红痣,仿佛为他们点亮了探索世界的明灯;当稚嫩的小手握住毛笔,一笔一划写下 “人” 字,简单的两笔却教会他们:立身于世,正直坦荡。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里,有对传统文化的好奇,更有对知识的向往 ——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在完成仪式,更是在与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完成一场深刻的对话。
礼成之后,青石板路蜿蜒向前,将孩子们引入尼山圣境的文化长卷。雕梁画栋间,穿越千年的诵读声与风声交织;碑刻林立处,儒家哲思化作刀凿痕迹,在岁月里静静沉淀。孩子们忽而驻足,仰头聆听夫子周游列国的传奇往事;忽而交头接耳,用童言稚语拆解 "仁义礼智信" 的深邃密码,眼中闪烁着对古老智慧的好奇与思索。
在这里,学习不再是课本,而是指尖触碰的雕梁画栋,耳畔回响的编钟雅乐,脚下浸润千年的青石板。当孩子们指着《论语》竹简轻诵 "学而时习之",我们恍然懂得:让文化滋养童心,便是最好的教育。
夜幕降临,尼山笼罩在神秘之中。数百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夜空中勾勒出孔子周游列国、论语名句等图案,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山下的水幕秀同样精彩,潺潺水流化作天然幕布,光影交织间,孔子生平故事缓缓呈现。当绚烂烟花升空,与灯光秀相映成趣,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此交融,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古今魅力。
这一天,孩子们的表现令人动容:开笔礼上挺直脊背、眼神坚定;参观时踊跃提问,求知若渴;观看表演安静有序,轻声交流。全程步行数小时无人喊累,同伴掉队主动搀扶,分享零食先人后己。这些细节彰显得谦逊有礼、温柔懂事,比知识更珍贵,完美诠释了少年君子的风范。这场活动的圆满,离不开孩子们在学生共同体中展现的互助与包容,而家校合作如同两股同向的暖流,共同浇灌着孩子们的成长之树。在文化浸润与家校共育中,见证孩子们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彩。(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张佳伟
股市配资合法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