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那些只会出现在电影电视里的抗日英雄,真的能逆天改命吗?一支最初只有11个人的小分队,愣是在侵华日军重兵把守的铁路线上,搬走了日本军费,还让敌军坐卧不安。抗战结束,铁道游击队里的头号元老徐广田,却在举国狂欢的时候选择了和大家唱反调。很多人肯定想不到,这个昔日的抗日尖兵,最后竟然自甘堕落成了投敌的“叛徒”。他的下场又是什么?咱们接着往下扒。
一边是血气方刚的抗日英雄,一边却是理想崩塌、信仰动摇的背叛者。铁道游击队起初藏身微山湖,饿肚子、拿着破枪、脚上扎着补丁布鞋,也要和装备精良的日军硬碰硬,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可是谁也没想到,就是那个嗓门大、出主意多、冲在最前头的徐广田,一朝风水轮流转,竟然选择了背弃曾经的战友,成为了众叛亲离的反面代表。一个“功勋元老”沦为叛徒,到底是时代造化,还是人心难测?这其中有多少隐情,咱们一探究竟。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风吹草低有牛羊。1938年,日军占领枣庄,八路军主力罗荣桓赶来支援,当地百姓一边种地一边支前,游击队新成员都是“土里刨食”的老百姓。家里没枪就自己琢磨,没吃的大家一块想办法。在收集情报、打小伏击、搬军火这些事上,队长洪振海和副队长王志胜不是“拍脑袋”瞎指挥,而是像做家务那样分工细致,哪怕受了伤也没人掉过链子。
洪振海和王志胜混进枣庄,生死一线收集日军动向,不光自己胆大,还带着身后兄弟“玩命”。微山湖一带的乡亲更是“靠山吃山”,下雨天划船给游击队送鸡蛋、粮食。日军大搜捕时,队员们藏进深山,水米不进还得防着隔壁邻居嘴碎。这一点,很多老铁道兵的后代,说起来还会掷地有声地强调:“啥叫命悬一线?那些年真是一口气咬着能省一点是一点。”
抗日队伍的日子可不好过。日军忙着“铁腕治安”,车站、铁路上全是哨兵,断了游击队的粮道。微山湖成了游击队的最后庇护所,不进山就得见血。武器缺、补给断、队友牺牲接连不断,那些年游击队过得像野狗一样。日军天天扫荡,抗日根据地被割成一个个小块。队员们进不了城,出不去村,逃命的时候连口水都不舍得多喝。
这时候反对的声音也出来了:是不是该投降?是不是硬拼就是送死?队里有的老人觉得“和稀泥”混混日子就行,别再整什么大动作。“枪林弹雨下没几个人能活着熬到明天,比起热血那一腔,肚子里的饿才是头等大事。”普通百姓在战火中希望日子安稳,对轰轰烈烈的传奇并不都心生向往。“英雄也有饿肚子哭鼻涕的时候”,这是那代人刻在骨头里的记忆。
接下来,剧情大反转。就是这群被敌人和自己人都看低了的游击队员,硬生生完成了一票“神操作”——抢下了满载日军军费的火车!一场策划比“谍战大片”还紧张,先锋队钻列车,王志胜带人把守埋伏点,洪振海驾着火车往伏击点疾驰,徐广田混进第三股关键小分队。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成了刀下亡魂。钱袋子一个个飞出窗外,枪支弹药也成了游击队的宝贝。不只有钱,顺手还拿了百十块怀表,这些战利品抵得上一年的收入。
大家痛快得意间,全队气势如虹,一口气又突袭了戒备森严的枣庄国际公司。洋行墙上打洞,三十几个人猫腰钻进去,干脆利落收拾掉所有敌人,捞了满满一打武器。比起抢银行,这可是真刀真枪地把日军气得跳脚。鲁南铁道游击大队几乎成了“人民战斗力”的代名词。有人说他们是铁轨上的幽灵,有人说他们是不穿军装的鬼见愁。也正是这股“拼命三郎”的狠劲,逼得日军调查再调查,却到死也没能彻底消灭他们。
可就在大家弹冠相庆,以为“化龙成凤”指日可待时,队内的暗流涌动到了临界点。出力最多的徐广田却偏偏没能“转正”,见别人都当官自己却被晾着,郁闷委屈全写在脸上。队里调动、重组、分权时,老战士的自尊与新晋干部的排挤,现实考验比敌人子弹还要冰冷无情。徐广田的猜忌和不满,种下日后背叛的种子。
抗战胜利,铁道游击队圆满收官。端上饭碗的铁道局新领导纷纷到位,只有徐广田失意在一旁。昔日的刀头下出生入死换回来的功劳,竟成了鸡肋,这让他心里不是个滋味。心里的小九九越来越响,和组织、和刘金山结下梁子,明着暗着都不痛快。
队里调他复出,给个营长官衔,他不屑一顾,一气之下回了老家。现实并没因此放过他。国民党挥师鲁南,同志失散老少边疆,他“失联”变成自由身。就是这会,他按捺不住虚荣和愤懑,脑袋一热倒向了国民党阵营。宴席请上,他高高在上,成了新派头的地方连长。但好景不长,徐广田既看不上那套,又担心良心难安,连长帽子只戴两月就又扔下回乡。
后来全国解放,他过去叛变的案底藏不住,被组织逮走两年。刑满出来,英雄气没了,只剩一地鸡毛。三年自然灾害时,他在困苦中撒手人寰,曾经的“甲级战斗英雄”终归成了平庸死去的农民。坚守不住信仰,背弃战友和理想,这才是他人生悲剧的总根儿。
分歧在继续发酵。队里有人为徐广田抱不平,觉得他是“苦劳大于过劳”,也有人嗤之以鼻:“心怀不轨早晚暴露,老队员也不能永远拿功劳说事。”有道是胳膊肘不能往外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时代里的你我他,谁又不是命运的棋子?揉杂着悲壮、无奈与自我撕裂,这场抗战“侧记”远比想象中复杂。
讲真,真要论功行赏,徐广田那点功劳是不是有点被神话了?咱可别忘了,抗战胜利可不是靠一个人、几个又聪明又勇敢的小分队就能赢的。铁道游击队的成功,归根到底是几代人苦熬出来的。徐广田失落、背叛,说到底还不是自己格局小,认不清个人和大局的关系。你以为“革命元老”就该水到渠成混到高官?那是做梦!能挺下来、不掉队,本身就比被提拔更值得骄傲。像徐广田这样浑水摸鱼,到头来失去信仰当了叛徒,落得个人人唾弃、家乡埋骨,算是老天爷“开眼”——假装夸奖一句:“徐广田真有本事,这么大的班底,愣是‘混’成了孤家寡人,也算一绝!”
文章里那些伤筋动骨的传奇,“英雄总归不是神,神话破灭也很平常。”铁道游击队的集体荣光,最终还是靠一代一代无名小卒默默坚守。而那些背离大潮的人,无论此前多有光环,终究躲不过历史的大浪淘沙。
都说“背叛让人唾弃”,可你觉得像徐广田这样的抗日功臣,战功抵不过晚节不保,到头来落个身败名裂,公道吗?有人说“打江山的不如守江山的”,也有人觉得英雄犯错就该一刀切。你觉得像他这样有重大贡献但犯过错的人,应该彻底否定、还是适当宽容?评论区里说说你的想法,刀刀见血也罢,三言两语也行,咱一起争个明白!
股市配资合法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